大船出港 科创扬帆

首页  >  大船出港 科创扬帆  >  正文

【大船出港 科创扬帆】精准公共卫生防控与环境科学论坛举行

日期:2020-09-29 点击数:

9月25—27日,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医院共同承办的医学未来与未来医学科技创新论坛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召开。会议以“交叉—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以促进医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学术繁荣和发展为目的,展示了国际前沿“医学+”的新技术,探讨了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会议共设1个主论坛和5个分论坛,由公共卫生学院承办的精准公共卫生防控与环境科学分论坛于9月26日下午举行。

精准公共卫生防控与环境科学分论坛由西安交大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庄贵华、副院长张峰,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系副主任韩晶,国家级青年人才吴少伟,流行病与卫生统计系副教授齐欣主持。会议邀请来自生态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哈尔滨医科大学、长安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9位专家学者,对当前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与环境健康相互作用的科学研究进展进行报告。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振文,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健康研究所所长盛耘,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院长王友发等出席论坛。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等200余名师生参加会议。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部主任颜虹致开幕辞。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贯彻公共卫生思想的重要措施,要将预防第一贯彻到十四亿中国人口中,让所有人从骨子里都重视起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应勇担责任,和全国人民一起将健康事业做好。

庄贵华介绍了本次会议的9特邀嘉宾,同时也揭示了本次会议主题——精准公共卫生防控与环境科学的深层内涵。

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生态环保部华南环境研究所副所长于云江作了题为“化学品安全与环境健康风险控制——‘十四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研究”的主题报告,通过对比国际与国内环境污染及化学品的健康风险防控的研究现状,强调了我国风险防控体系尚不健全,因此构建并完善环境健康与化学品风险控制技术体系,推动建立我国环境健康与化学品健康风险管控制度是改善公众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所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副主任申红梅介绍了中国地方病流行与控制的发展态势,同时也介绍了水源性高碘危害的流行特征、发病机制以及防治策略,指出推动防治工作的进展研究、加强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推动地方病学基础研究的重要科学举措。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党委书记曹军骥结合新冠疫情分享了“新冠病毒的气溶胶传播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钱会是最早把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技术引入我国的学者之一,本次会议中他介绍了“银川平原地下水污染”,强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不但应考虑水量均衡,而且应考虑盐分均衡,否则将不可持续,同时也指出,地下水污染过程缓慢,其恢复过程也极其缓慢,因此避免地下水遭到污染是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最好方法。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阚海东作了题为“空气污染与精准预防”的主题报告,他提出,大气污染是我国长期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国民排名第四的死亡危险因素,同时也指出,我国大气污染与健康研究亟需精准暴露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徐顺清分享了“内分泌干扰物在疾病发育起源中的作用”,对于孕期EDCs的暴露及其对胎儿和儿童的影响,他总结到,女性在孕期存在广泛的EDCs暴露,而EDCs可影响胎儿和儿童的发育,在疾病的发育起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贵州医科大学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贵州省卫生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爱华介绍了“燃煤型砷中毒发病表观遗传机制及其干预研究进展”,从环境流行病学和人群流行病学角度揭示了年龄、吸烟和燃用高砷煤年限是砷中毒的危险因素,而封闭高砷煤窑、改炉改灶及健康教育是降低砷中毒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强调,抓住干预期,深入开展针对关键问题的研究,对科学研究以及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与环境健康系主任董光辉教授作了题为“基于人群的绿地覆盖与健康相关关系研究”的主题报告,对于植被覆盖与健康效应的关系,他提到,植被覆盖与CVD风险因素的升高,以及儿童健康如哮喘、肺功能等都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国家卫健委微量元素与地方病重点实验室主任郭雄介绍了“大骨节病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对于大骨节病的病因研究,他指出其高危因素涉及谷物多种毒素污染、硒缺乏和膳食结构不均衡三者的联合作用,同时也提出完善大骨节发病机制的研究是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有利的技术支撑。

大船出港,科创扬帆。精准公共卫生防控与环境科学分论坛会议整合国内外动态,荟萃科研成果,为众多专家学者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为环境与健康领域的交叉合作提供了众多机遇,推动了不同领域间的思想碰撞。会议得到与会专家们的高度评价,相信此次会议必将推动精准防控环境污染事业的发展,开启促进人民健康的新业态。

文字:公共卫生学院

图片:公共卫生学院

编辑:朱凡煜